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赣州轻韵太极健身队教你学练太极,联系电话:18970773238(潘老师)
编者按:为什么练太极拳多年没取得好的健身效果呢?为什么每天一套拳练10几遍,或10多套太极拳依次演练一遍,但养生一直不明显呢?这些疑问,相信很多太极拳爱好者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太极拳明家对此类问题的回答是:练太极拳套路多而忽视了基本功;练太极拳太刻苦而忽视了休养和放松。太极拳基本功很多,但无极庄是最基本的;练太极拳讲究练养结合,所以,如果说套路是练,则无极庄就是养了。
2005年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无极》。人们慕名纷纷踏进影院,去欣赏这部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看后,很多人表示不知道这部电影要表现什么主题,不知所云。其实,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来看,无极本就 是无法清晰划分的一种境界。在刚刚出版的《中国太极拳辞典》中,对“无极”这个辞条是这样解释的:“太极拳名词。《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有多种涵义。”撇开《无极》这部电影不谈,从太极拳的角度来看,这“无极”在太极拳运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中国太极拳辞典》认为,“无极”首先这“表示一种状态,即太极的阴阳相合、高度平衡状态,此时棱角,无虚实,混元一气。”
无极庄的基本内涵
无极庄是太极文化传播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也是传统太极拳体系中的入门功夫。
基本站法:两脚并拢,均匀地、放松地平铺于地,身体稍微前倾一点点,重心在前脚掌上;命门微微向后突;两手自然下垂,手指松开,中指肚轻贴在两腿外裤线处(也可微微弯曲两肘,掌心向斜后方),两膝呈自然状态,含胸拔背,下颏略略回收,好像要去寻找自己的喉头一般。头部要虚虚的领起来,要有和蓝天融为一体意思,或者,想像着头顶有一个小细线轻轻从天空云层中落下来,把整个身体都提起来了,这就是虚领顶劲;这个过程中,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做到三正——身体中正、头部中正、目光看着正前方。
进步阶梯:把两眼的目光轻轻放出去,好像从脑中心放出风筝一般,目光的连线,隐隐约约地一边连着脑中心,一边连着天地交合处。眼前有高楼、大山、树木等阻隔时,要通过想像的办法,使目光穿过着些障碍。这样看天地交合处1-5分钟,不要眨眼。流眼泪也不要眨眼。要看到忘了自己,但又似乎有一点点的自己。看着看着,甚至头里边会有一点点特殊的感觉(没有也不要追求)。随之,把目光收回,收到眼前1米远的距离,用意念造型的方式,凝聚成一个小小的气球体,圆圆的(比乒乓球小一点)、既透明又不透明;要用眼两侧的余光扩视,兜过去,使整个立体的气球凸现在自己的视野中。看片刻,目光收回,收到脑中心,把两眼轻轻闭合。自然呼吸,收视返听(眼睛看着脑中心,耳朵听着脑中心,舌尖点向脑中心)。此时,思想意识要把体外的虚空和体内的虚空合而为一。初学者往往不容易抵达这样的境界,那么,如何进入呢?第一步,可采取从上到下,由里致外方式进行自我松散训练(松散是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中最核心的一个放松方式);第二步,用想象的办法,与上下左右前后等外在的空间融为一体。如此这般,就可进入松散通空,无我无为的无极境界了。
特别说明:传统内功太极拳是一种内求和外求相互融和的科学。其眼耳鼻舌身意的指向,不总指向外面,也不总指向内,因此,在“无极生太极”和“太极复归无极”的整个过程中,往往内外都要照顾到。这样,才是太极拳架(行拳走架)、太极术功(内功修炼)、太极之道(涵养道德)融为一体的太极之象。从这个特点来看,演练太极拳之前的无极庄锤炼,看前方天地交合处、收视返听、松散训练、意识与十方虚空相混溶等操作规程,其眼耳鼻舌身意的指向既向外又向内。这个过程要内外统筹兼顾,不偏不倚,进而使身心导向没有分辨心、没有内外之分、没有杂念的无极状态。无极是一种高度均匀有序的状态,是天地平衡的自然法则。人的生命活动也应进入这种内外和谐、内外平衡的无极状态。这种状态,著名太极拳家孙禄堂解释为:“无极者,当人未练拳之初,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浑浑噩噩,一气浑然也。”
作用指要:无极庄是内功太极拳很重要的基本功。对于此庄,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写到“人皆於此势易而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於此”。这就说明此庄的重要,应该单练,并细心体会。这个方法很简单,却含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在里面,过去讲:“圣人呼吸在踵”,叫“踵吸”,就是一吸气到脚后跟。在这里,我们先不用追求如何“踵吸”,有事没事养成两脚并拢站立的习惯就可以了,也许天长日久,自然会成就“踵吸”因缘。两脚并拢,均匀地、放松地平铺于地——两脚尖和两脚跟并拢使腿也靠在一起,这样可以使肾经和阴跷脉紧密地结合,对培补肾气有特殊的作用—-下肢并拢在一起,还比较容易地使周身气血连为一个整体。闭上眼睛,全身从头到下、从里到外进行松散通空和十方虚空的调整,调整好了,会有一种整体感觉——身体微微晃荡,可带着周围的空气也晃动。记得当年学练此庄时,老师并没有特别强调它,只是让我们看电视、等公交车时、练太极拳前和之后,都保持这个姿势。保持这个姿势,长短不论,少则5分钟,多则15分钟,都可以。神经衰弱、失眠、精神紧张、思虑过重等亚健康人士多练此庄法,有较明显的缓解作用。此庄法也是太极拳预备式之前和收式之后的重要内容。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到了练拳的场地,马上就盘拳走架,其实谬也。到了练拳的场地,应先习练无极庄。无极庄可使人从不练拳的状态进入练拳的状态, 相当于播种;而练拳之后顺势进入无极庄的境界,相当于收获。相应的,练拳就是耕耘了。
[page]
太极:凭什么来滋润我们
一
在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河流里,我已遨游了10多年;但是,在遇到魏树人老师、铁恩方老师、唐赞同老师等几位80、90岁的老前辈后,我却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很浅薄,还没有入门。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本质上不复杂也不神秘;但由于人们总从名相(名词语义)到名相(名词语义)地研究它、理解它,结果却离本质越来越远了。
这样,就给了我一个深刻的启示:人必须突破名相海洋的阻隔,才能抵达身心修养的彼岸。学习传统文化并不需要读很多古书,而是“明其理,悟其义,修我身心。”——哪怕一句话,一个语意背后的内涵拨动了心弦,则传统文化的光辉就福泽身心的土壤。这是多么容易却又艰难的事情啊!
儒释道,这传统文化的中三大道统(不是指其中的宗教成分,而是指最初的本意)的本质,当代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学者们以现代科学为武器来攻击之;信徒们以精神迷信来供奉来它;但是,它们深藏在汗牛充栋的典籍的深处,正试图明明白白地告戒我们——传统文化之道统学说,是为了教化人心而产生的;其根本宗旨是为了人性的回归和升华,是为了人的身心的整体健康和自我优化。
太极拳就是这样的学说之一。
二
老前辈们都是耄耋之年的人了,和他们揉手(推手)时根本使不上劲。他们从来不给你一个落点啊!就像一个气球,被他们轻轻地一触、一粘、一点、一看,一指,我就弹跳了起来,就被“发至丈外”了。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充满了人生苍凉感;同时更对这些仿佛传说中的奇迹感到不可思义。
从前,我是瞧不起太极拳的;但是,现在我却觉得,只有透过名相的遮挡物;抹去分辨心的干扰素;打破原有参照系的执着点,人才能真正把握神意气和形体的“阴阳互孕”规律,如是,则会明晰太极拳内在含义的深刻所在,月明中天的景象才能在自我的天空中浮现。
三
现代社会,人被各种信息包裹着,很容易被诱惑、被吸引,甚至会迷失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和做人的原则。人不是动物,不能由着生理感官的本能去做事。人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身心层面获得健康;更重要的是听从心的指令,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令人高兴的是,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虽然我每天只拿出不到1小时的时间来练太极拳),我懂得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了“无中生有”——各种信息对我来说都是个“无”,而我更从“无”中领悟了人生的智慧(无中生有的“有”啊!),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心灵之花朵听凭最迷恋和最感兴趣的事情的召唤,去努力实现自己一生的责任和使命!在实现使命的过程中,太极的锤炼,又会让躯体之气血流行无滞,让内心宁静、安详、自然,归入更大的“无”,从而实现人的真正幸福和人本的胜利——健康长寿,幸福平等,自由自觉。
四
破译了太极拳,就寻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真谛,要知道,儒学、道学、佛学、武学、中医学,乃至琴棋书画等等,都是在“神意”的支配下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因之在太极拳的事理上得到了诠释。
“中正安舒”——这是做人的原则和坚守的操行!
“搏兔之鹘”——这是人生紧盯目标的行动状态!
“如猫捕鼠”——这是精神专一的生命智慧!
“支撑八面”——这是大家风范和灵明之心的自然流露!
“阶及深明”——这是太极之象和彼岸之境相融合的永恒诱惑!
习练太极拳,其实就是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啊!从这已敞开的大门中,我们可以明确,太极拳的内功心法等内涵,是古人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决非当代人向壁虚构的流水线之产品!
悟觉了太极拳的深刻内涵,则人生境界必然获得升华,生命的价值必然体现得淋漓尽致!
五
王选练太极拳,是为了“保护自己”,从而揭开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一页;梁漱溟练太极拳,是为了探研中华传统文化的真谛并进而“延年益寿不老春”。
是的,练太极拳并不是让我们去做太极大师(这样就违背了太极拳“舍己从人”的要义了),而是让我们更好地成就事业,获得人生的幸福啊!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我在传承的过程中,称它为太极道——只有打破名相和门派的藩篱,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太极道不讲经络,不守丹田,不强调呼吸,不要求刻苦锻炼,不以姿势的漂亮来赢得别人的赞誉,不以江湖习气去争功夫高低。太极道,是直指人心的一条道路,修筑之,则“阴阳互孕、全体透空、无形无相、无我无为”的境界会帮助我们实现人生梦想。在实现人生梦想的过程中,人的元气和宇宙真气就会混化成顶天立地的混元气(浑然一体)!如是,人就会去粗鲁获平和;去浮燥获深刻;去失败获成功;去知觉之障生太极之象;去无明之心入灵明之境。
六
世事难以预料,人的生命意义和身心的健康很容易被功名利禄所桎梏;很容易被“酒色财气”所侵袭。人的生命很脆弱,人生的成功总会陷在不完美地旋涡中。
人不是畜生,人要行人之道——于是,就诞生了道统文化。道统文化不是宗教;但后人却迷信之,从而成为宗教。于是,原本教化人心,返回人本,发挥潜能、开启智慧的内涵竟逐渐被掩盖了。呜呼哀哉!
但是,成仙成佛离我们很遥远;迷信宗教教义,主体的我就会找不到回家的路。于是,在世间,我们可以依托的,或许只能是传承千古的太极拳或者其他的文化了。
通过习练太极拳,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做一个平和的人,只有平和的人,才能在人事纷争的世俗生活中不无谓地消耗情感和精力;才能集中精神地做自己最渴望的事情。
我的试验室是自己的身心,我的背景是宇宙时空,我的“阴阳互孕”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感悟无限,在太极运化的(开合出入聚散化)的过程中,来修养自身这个无极体。也许宗教家、哲学家们所从事的活动和这些事理有关——我当然不会与那些大家相比;但是,期望悟觉太极的真谛,这应该是太极拳爱好者的共同心愿吧!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增强体质:太极拳动作缓慢、连贯,注重呼吸配合,能够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改善心肺功能:通过深呼吸和全身运动,太极拳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
3. 促进消化: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法能够按摩内脏,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 提高柔韧性:太极拳动作涉及全身各个关节,长期坚持练习能够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5. 缓解压力: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呼吸的配合,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6.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太极拳练习需要耐心和专注,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