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赣州轻韵太极健身队教你学练太极,联系电话:18970773238(潘老师)
编者按:2022年10月4日,陈氏太极拳小架陈伯祥拳术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及拳术交流活动在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隆重举行。来自各地的两百余名拳友共同见证光辉时刻,同时交流切磋拳艺,增进团结和友谊,共享太极盛会。
陈氏太极拳小架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陈以文在活动开幕式上致辞,她结合自身经历体悟和所学,分享和阐述了她关于中医与太极拳关联的研究成果,以“从中医能量角度谈陈氏太极拳修炼的几个关键点”为主题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稿原文。
本文作者陈以文活动演讲中
从中医能量角度谈陈氏太极拳修炼的几个关键点
作者:陈以文
太极拳与中医都是国粹,而陈氏太极拳既用拳理实践医理,又用医理剖析拳理,更是国粹中的精华。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我与陈氏太极拳已有十几年的渊源。我父亲自幼跟着走出陈家沟的陈克弟老先生习练陈氏小架太极拳,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因此我有幸从十二岁起开始跟随父亲学拳,至今也已有十六年。最初,我对太极拳知之甚少,大学选择了中医学专业后,才对太极拳防病治病的作用有了深刻的体会。攻读博士之后,随着在中医能量信息方面研究的深入,我也从陈氏太极拳广而深的拳理中不断探寻生命科学的意义,在“着熟-懂劲-神明”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通过我自身及身边一些前辈的体会,如石磊老师通过习练陈氏小架太极拳延长六十年生命的传奇经历,逐渐体会到太极拳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保持年轻态等方面的卓越效果,认识到它对人类养生、摄生、护生方面的独到作用。可以说,太极拳对于全人类而言,都是一种保持健康的绝佳方法。
图为陈氏太极拳小架陈伯祥拳术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及拳术交流活动现场
陈氏太极拳的运动观与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体现的生命科学有极高的契合度。《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处处体现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重要性。物质就是身体,能量就是精气神,信息就是节律和周期。而陈氏太极拳在运动过程中,以意念为领导,以“松柔”为基础,以“缠丝劲”为统御,协调周身关节,将物质、信息和能量这三方面都完美地囊括进去,是非常具有中医特色和中国哲学内涵的运动。从中医能量信息方向入手,结合诸位前辈的练拳实践和我自己的亲身感受,在此也分享一下我的练拳体会:
首先,重视对腰裆劲的练习。陈氏小架的锻炼核心是腰裆劲,勤加练习可以调肝补脾固肾,延缓衰老。从医学的角度讲,一方面,腰裆容纳人体的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也是道家的丹田和命门所在。《黄帝内经》认为,肝脾肾以经脉相连,共同参与人体的疾病和衰老过程。通过意守丹田和命门进行循环往复的腰裆运动,可以对肝脾肾和膀胱大小肠等脏腑施以柔和的按摩,练习日久则可以出现《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描述的“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练习腰裆劲,人类腰椎和尾椎逐渐接近脊椎动物的原始运动本能,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促进机体自我修复。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有助于组织再生和修复。中医学认为,脊椎是督脉所在,丹田是任脉所过,任督二脉犹如乾坤二卦,共统人体阴阳,带动全身气机升降。腰裆运化带动下丹田之气鼓荡,逐渐打通任督二脉,这也是陈王廷创拳时参考的《黄庭经》中道家导引术的修炼目的。
图为陈氏太极拳小架传承人交流展演
第二,重视对气的感知和导引。陈鑫先师曾说:“打拳以运气为主……平素要先养气,临场更要顺气而行。”太极拳对气的感知和导引离不开呼吸和缠丝劲。《图说》中明确强调:“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一呼一吸,真气之出入皆在于肾。柔和顺畅的自然呼吸,既能培补肾中精气,又能灵活调节横膈膜的收缩和放松范围,按摩五脏六腑,贯通三焦。“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缠丝劲“发于心,内入于骨缝,外达于肌肤”,可以帮助打通全身经脉,加快血液循环,调畅气机。此外,对气的感知和导引还要重视自然界之气与人体之气的交感作用。“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活动影响人的脏腑气血阴阳,人的生理活动也应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黄帝内经》讲:“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所以,在上午练拳,借助自然界阳气增长,带动人体内的阳气升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为陈氏太极拳小架传承人交流展演
第三,要调动意念,确立“勿助勿忘”和“无过不及”的态度。“勿助勿忘”和“无过不及”就是练功时用意念去感觉气的产生而不刻意追求,同时注意守中不偏。陈鑫先师说:“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偏不倚,即是中气。”通过意念调动人体能量的修炼方式,不仅是太极拳的修炼要求,也与《黄帝内经》提到的存想术高度相似。书中记载:“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就是通过集中精神,消除心中杂念,起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作用。练拳时,通过一系列调动意念的训练,淡化对外界干扰因素的关注,把注意力转移到太极拳意气的修炼上来,才能将《黄帝内经》所讲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变成现实。
图为陈氏太极拳小架传承人交流展演
第四,跟随自然规律不断调整练拳的强度。打拳之势,皆由太极而发。“太极”是通过阴阳相依与永无休止的阴阳转化衍生天地万物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图说》有言:“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因此,太极拳的养生法则要求跟随自然规律动态调整人体活动。《黄帝内经》总结出,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脏腑气血盛衰程度也不同。年轻时气血旺盛,应下功夫练拳;而中年以后人体脏腑、气血功能逐步衰减,练拳就应逐渐缓和,避免太过剧烈的运动耗竭人体气血。只有适应身体承载力的锻炼,才能既满足健身治病的需求,又不会过分消耗身体能量,从而使太极拳的养生效果不断积累并达到最大化。这正是《黄帝内经》所倡导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图为陈氏太极拳小架传承人交流展演
最后,平衡心态,顺其自然。健康不仅是身体内气的平衡,也是精神上的平衡。练拳时,按照道家重阴不重阳的理念,顺从自然规律,减少个人欲望,更有利于进入冥想状态,不断接近神明境界。只有通过不断体悟舍己从人的心法,忘私顺理,才能捕捉人体中的暗能量,领略太极运化的玄妙。就像《黄帝内经》所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积极助推陈氏太极拳走向世界,让世界读懂太极,也让更多人共享太极,共享健康。
责编:小申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增强体质:太极拳动作缓慢、连贯,注重呼吸配合,能够增强内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 改善心肺功能:通过深呼吸和全身运动,太极拳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
3. 促进消化: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法能够按摩内脏,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 提高柔韧性:太极拳动作涉及全身各个关节,长期坚持练习能够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5. 缓解压力: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呼吸的配合,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6.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太极拳练习需要耐心和专注,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理状态。